宋佳伦,学院党总支教师党员,2020级年级负责人。3月初在他得知学校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,进入战时状态的消息时,他正在婚假休假中,和学院领导取得联系得知事态的严峻性后,他毫不犹豫地为新婚妻子购买了回家的车票,提早结束了婚假。送别妻子后,他火速赶回学校,回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沿阵地,迅速开展各项工作。3月11日起,学校开始进行封校管理,宋佳伦老师作为2020级负责人,主动扛起了责任,前往学校与2020级547名在校学生同吃同住、用心守护,统筹协调2020级各项工作,与居家隔离的另外两名辅导员老师共同“战疫”。
封校的第一周对于他来说是最艰难的。刚刚入校不久宋佳伦老师的痛风病犯了,整个左腿膝盖已经是完全肿胀,走路异常艰难,疼痛难忍。面对刚开始紧张和高密度的工作,他在承受身体疼痛的同时,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。但是为了保证2020级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,为了他的学生,他还是忍受着疼痛坚持到工作的第一现场。特别是每日的核酸采集工作,他都亲自督导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按照防控要求完成核酸检测。随后几日,病情有所加重,连续三晚因为疼痛无法入睡,每晚只能勉强睡两三个小时。翌日清晨已无法下地走动,他使出全身的力气从病榻上爬起,艰难的从上铺下来到电脑桌前,又开启新一天的工作。
宋佳伦老师深知从疫情暴发到学校封校以来,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领导和同事每天都在夜以继日的超负荷工作,这个时候自己千万不能掉队,千万不能耽误工作。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,学生安危更不能有任何闪失,坚决不能让防控工作出现任何问题,同时也不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担心和牵挂,他默默地承受身体上的疼痛,不对领导、同事和家人诉说,仍然保持全天候24小时的战斗状态。
不能亲自到核酸检测现场,他就跟学生干部和学生志愿者视频连线,时刻关注和监督,保证核酸检测的顺利完成;不能到寝室就通过视频连线进入到学生寝室,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和日常动态,解决学生因封校出现的各类难题,解除学生们的困惑,对学生们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,特别是对身体和心理上需要关注的学生,及时给予帮助。
校内学生有很好的保障,所以相对于他们,宋佳伦老师更加牵挂的是2020级校外实习的107名学生。“学校发放的物资大家都收到了么?”“今天核酸检测大家都检测了么?”“每天大家的伙食都够不够吃?”“大家跟家长都报平安了么?”“大家都没有其他的需求?”……每天不管多晚宋佳伦老师都会跟解放、红旗和天津丰田的107名学生进行视频聊天,了解实习生的衣食住行,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反馈,通过沟通学校和企业,做好实习生日常保障工作。
宋佳伦每日线上关注实习学生
入校第二周,他的痛风的症状有所缓解,勉强能下地行走之后,他毅然决然地搬到了学生所在公寓居住,和他的学生们成了“邻居”。每天一早他就组织和监督学生们进行核酸鼻拭子的自测,随后组织19级和20级的学生们到学院进行咽拭子的检测。每天巡查楼层,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日常生活情况,与同学们进行谈心谈话,倾听学生们的心声。除了解决学生们在“衣、食、住、用”方面的基本问题,宋佳伦老师更关心学生们在“思、学、心、体”方面的问题。在学生思想方面,通过班主任、班长、寝室长例会传达学校防疫精神和要求,通过班级例会、寝室例会等对全体同学进行政策解读和落实,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。对于身体患有疾病的同学,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,保证他们的用药所需;对于心理脆弱的学生,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;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,给予细心的开导,消除学生们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情绪;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,进行积极引导,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,制定学习的目标。
宋佳伦日常看望在校生
忙碌完一天后,当所有问题都解决了,一颗悬着的心才能落地,这时候可能已是深夜,但是内心确是踏实而满足的。回想起学生们那些回馈的话语:“谢谢宋导,我的困难解决了”、“宋导,药我收到了,谢谢”、“宋导,你注意身体,早日康复”、“宋导,我扶你下楼吧”、“宋导,我这儿有药,我给你送去吧”……一句句宋导,一声声关心,顿时驱散了一身的疲惫。
师生互相关心
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一名辅导员老师,宋佳伦老师始终明确身份和职业赋予的责任与义务,牢记教育使命与初心。疫情当下,他深知这是学生们最需要他的时候,这个时候需要他与汽车运用学院2020级学生们和衷共济,勠力同心。他坚信,只要始终与学生们在一起,师生共同守护好校园防控阵地,一定能打赢这场“疫情保卫战”,胜利的曙光很快就会到来!